11/07/2025
隐形的流行病:为何慢性肾病总是被忽视?
隐形的流行病:为何慢性肾病总是被忽视?
唤起大众对慢性肾病隐匿症状的警觉
八打灵再也,2025年X月X日 —— 尽管慢性肾病(CKD)是马来西亚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,但它仍长期处于公众视野之外。CKD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因其病情发展缓慢,往往到晚期才被发现,此时患者已需终身依赖透析,甚至接受肾脏移植。
根据数据显示,马来西亚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从2011年的9.07%飙升至2018年的15.48%,显示出令人担忧的趋势。卫生部指出,目前已有逾5万名大马人正在接受透析治疗,若未及时进行早期干预,这一数字预计将在2040年突破10万人。然而,许多国人仍对自己处于风险群体毫无察觉。由于CKD进展缓慢、早期无症状,加上大众认知不足,导致患者往往在肾脏已经遭受严重且不可逆损害时才被诊断出来。
为应对这一问题,白沙罗双威医疗中心(Sunway Medical Centre Damansara, 简称SMCD)积极承担起提升大众认知的责任,倡导早期筛查与公众教育,视其为对抗我国日益严峻CKD负担的关键手段。
认识慢性肾病悄无声息的进展
CKD是一种进行性疾病,患者肾脏功能会逐渐丧失,无法有效滤除血液中的废物与多余液体。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,等到病人出现疲劳、身体浮肿或排尿习惯改变等迹象时,肾脏已遭受严重、不可逆的损害。
SMCD的肾脏专科顾问医生张贻文医生(Dr. Chong Yip Boon)指出:“CKD可怕之处在于它的‘俏无声息,不痛不痒’。若未及早发现,CKD可能引发致命并发症,包括心血管疾病、症状性贫血、代谢性骨病、体液潴留,最终甚至导致不可逆的肾衰竭及死亡。其隐匿性与无声进展特性,使得早期诊断充满挑战,也尤为重要。而大众缺乏健康意识和定期体检的习惯,更增加了其早期诊断的难度。”
为何大马人常常忽视警讯?
在马来西亚,CKD多在晚期才被诊断,主要原因之一是大众普遍缺乏对肾脏健康的关注及定期检查的习惯。多数人在疾病初期并无不适或明显症状,即使出现疲劳、排尿异常或身体浮肿等症状,也常误以为是其他较轻微的健康问题。
张医生指出:“‘感觉良好就等于健康’这一普遍心态,导致高风险人群延误就医。问题并不在于缺乏检测方法,事实上,肾功能检查已纳入大多数体检配套之中。问题在于,普罗大众健康意识不高,没做定期体测,等发现时已经太迟。”
张医生强调,定期筛查对于高风险族群尤为重要,包括: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心脏病、重度肥胖、肾结石、痛风患者,以及有家族肾病史者;同时也包括年长者、长期服用止痛药或成药者,以及有自我药疗习惯者。
他补充道:“这些患者常见的问题包括错过定期复诊、缺乏或错失血液或尿液检测、自行用药,或对自身病情缺乏了解。”
在某些情况下,早期迹象其实比人们想象中更明显。例如,尿液异常起泡或泡沫增多,可能是蛋白流失的信号,而这正是肾损伤的早期表现之一。如有疑虑,可咨询普通科或专科医生,透过简单的尿液检查判断是否与CKD相关。
尽管这类建议已被广泛提倡,张医生更强调通过切实可行的生活方式调整来降低罹患肾病的风险:
- 每日饮用至少两公升水(在无心脏疾病的情况下)。
- 保持均衡健康饮食。
- 避免滥用止痛药、非处方补品或自行用药。
- 规律运动,并维持理想体重。
- 戒烟或尽量减少吸烟与饮酒。
- 定期安排全身健康筛查与体检,掌握整体健康状况。
- 妥善管理原有疾病,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胆固醇、心脏病等。.
重塑对肾脏健康的认知
意识到早期发现是治疗CKD的最有效方式,SMCD的医疗专家正努力推行风险筛查机制,尤其针对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肥胖等潜在健康问题的高风险人群。
预防胜于治疗。因此,SMCD正积极强化各项措施,力求更早识别高风险人群。这包括加大健康教育力度、提升临床警觉性,并在医疗场域中实施更具策略性的筛查方式。除了诊断方面,SMCD也积极破除大众对肾脏检查的误解,鼓励更多大马民众,特别是高风险群体,主动管理自身肾脏健康。
张医生继续补充道:“大马民众必须将肾脏健康视为整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而不是等到症状出现才关注。定期筛查,尤其是针对高风险群体,能帮助更早发现疾病、减缓病情发展、提升生活质量,并显著降低长期医疗开支。”
别等为时已晚,从现在起关注肾脏健康
最终,SMCD希望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观念,让更多大马民众明白,肾脏健康应成为日常护理的一环,而非等到问题恶化时才处理。一旦警示信号被忽视,往往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健康后果。相反,若能及早发现并及时干预,不仅可显著提升生活质量,更能延缓病程发展。
及早筛查,改变未来。SMCD呼吁全民重视定期体检,并依循医生建议进行健康筛查。
若想了解更多CKD相关信息或预约筛查,请浏览白沙罗双威医疗中心官网。